規(guī)劃 設計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務 提 供 商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6)

2013年9月22日

再生磚的制磚機械采用的是杠桿式機械壓磚機,這是一種原有的制作粉煤灰砌塊的手工機械。這樣就可以利用原有的遍布鄉(xiāng)村的手工業(yè)資源,甚至可以扶持建廠重振當?shù)氐泥l(xiāng)村企業(yè)。生產(chǎn)過程包含的過程:清理抽筋、徹底粉碎、去除雜質(zhì)、添加輔料、鑄壓成型,加上20天的養(yǎng)護(如圖 4.21)。在四川震后重建過程之后,這些機器部分由基金會提供資助,由建筑互助委員會管理。制造過程的能量來源于柴油和民用電,壓磚機采用半手工生產(chǎn),適應性強,使用簡單方便,適合在鄉(xiāng)村遍地開花,以利于災區(qū)群眾的自救自建生產(chǎn)?!霸偕u”作為新型輕質(zhì)建渣秸稈空心磚,在國家標準中尚無對應類型,所以暫時采用混凝土空心磚標準進行檢測,抗壓強度已達到合格標準,可以滿足圍護填充墻強度要求(如圖 4.22),其它長期性檢測還需要時間。再生磚也可以用大型機械生產(chǎn),質(zhì)量穩(wěn)定且生產(chǎn)高效,并可用作承重磚墻(如圖 4.23)。

再生磚的手工生產(chǎn)過程

圖 4.21 再生磚的手工生產(chǎn)過程

再生磚檢測報告

圖 4.22 再生磚檢測報告

各種類型的再生磚

各種類型的再生磚

可用作承重墻的再生磚

可用作承重墻的再生磚

圖 4.23 再生磚

再生磚計劃作為劉家琨參與震后重建的主要技術(shù)內(nèi)容,依然奉行他“此時此地”的信條一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采取慣用的“低技策略”一一本土加工,小作坊實施。這個計劃對于解決災后建造材料緊缺和大量廢墟清理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并且因為是免燒磚而避免了生產(chǎn)過程產(chǎn)生污染的問題,是個經(jīng)濟快速并便于掌握的建造計劃。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再生磚”,劉家琨在博客上公布了制磚過程和方法,不希望此方法成為專利,阻礙災區(qū)人民自己制磚。震后用“再生磚”建造的胡慧姍紀念館(如圖 4.24),更體現(xiàn)了強烈的“人文關(guān)懷”和“社會責任”的內(nèi)容。

胡慧姍紀念館

圖 4.24 胡慧姍紀念館

4.5.3 體現(xiàn)本土特色的方式

住宅建筑中,最能體現(xiàn)本土建筑文化特色的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民居,而現(xiàn)代化的住區(qū)以及各種意義上的“中式小區(qū)”不能完全體現(xiàn)當?shù)氐慕ㄖ幕厣?。但是以城市為研究背景,震后重建過程中不可能是大片傳統(tǒng)民居的建設,還是要以現(xiàn)代化的住區(qū)為主要建設模式。

對于CSI住宅體現(xiàn)本土建筑文化的研究,國內(nèi)目前是一個空白,CSI住宅尚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更談不上對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但是筆者認為,在震后重建的環(huán)境下,CSI住宅有一定的應用前景,而且要使CSI住宅體現(xiàn)本土建筑文化,有以下三個方面可以參考:

4.5.3.1 建設方式思考

在重建的過程中,災民作為日后重建項目的實際使用者,他們在重建過程中的角色對于能不能體現(xiàn)建筑的本土文化是至關(guān)重要的。以往對于建筑本土化的研究,只注重對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忽視了“人”作為建筑的使用主體在設計中的重要作用。體現(xiàn)建筑的本土文化,沒有哪個建筑師能比當?shù)厝烁私馑麄兊纳罘绞剑私馑麄兊膫鹘y(tǒng)建筑文化,所以,震后重建的過程中,要讓當?shù)厝擞袇⑴c的資格,讓災民為家園重建出一份力(如圖 4.25)。

協(xié)力造屋

圖 4.25 協(xié)力造屋

相關(guān)內(nèi)容: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3)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4)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5)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6)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7)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8)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9)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0)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1)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2)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3)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4)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5)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6)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7)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8)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19)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0)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1)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2)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3)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4)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5)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7)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28)

震后居住建筑恢復性重建設計研究(完)

查看更多集裝箱房屋|集裝箱活動房|住人集裝箱|集裝箱住宅|集裝箱建筑|二手集裝箱論文文獻